第6章 河水三(1)[第5页/共5页]
亭也。《竹书编年》云:魏襄王十七年,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,又命将军大夫适子、戍吏皆貉服矣。其城南面长河,北背连山,秦始皇逐匈奴,并河以东,属之阴山,筑亭障为河上塞。徐广《史记音义》曰:阴山在五原北,即此山也。始皇三十三年,起自临洮,东暨辽海,西并阴山,筑长城及南越也。昼警夜作,民劳怨苦,故杨泉《物实际》曰: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,死者相属。民歌曰:“生男慎勿举,生女哺用餔,不见长城下,尸骨相支柱。”其冤痛如此矣。
上一页
点击功能呼出
下一页
第6章 河水三(1)[第5页/共5页]
亭也。《竹书编年》云:魏襄王十七年,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,又命将军大夫适子、戍吏皆貉服矣。其城南面长河,北背连山,秦始皇逐匈奴,并河以东,属之阴山,筑亭障为河上塞。徐广《史记音义》曰:阴山在五原北,即此山也。始皇三十三年,起自临洮,东暨辽海,西并阴山,筑长城及南越也。昼警夜作,民劳怨苦,故杨泉《物实际》曰: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,死者相属。民歌曰:“生男慎勿举,生女哺用餔,不见长城下,尸骨相支柱。”其冤痛如此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