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道德经》 1/1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
第8章[第1页/共3页]

臣真述曰:至柔者,谦善平静,所谓天然之气也;至坚者,刚烈活动,所谓有为之徒也。夫柔静刚动,弱必胜强,故曰:“驰骋天下之至坚。”若人君能以精微密妙之道,致有为之理,则无所不入。故曰:“无有入无间。”有为之事,亦所谓平静致理,有为兵马之事也。不言之教,欲其正身率下,则人从之不待其言也,故曰:不从其所令,从其所行也,又经曰:“行不言之教”是也。然贤人之治,无以加因而乎!又道君叹其当代罕能行之,故曰:“天下希及之。”

臣真述曰:夫元气始生,生生不已,故有万物盈乎六合之间。又万物之出,莫不皆负背阴肃之气,抱朝阳和当中。中而和者,乃得为人,故谓之最灵。既灵且智,是能知损益之义。称呼其所恶者,盖欲自取其损以冀其益尔!故曰:“物有损之而益,益之而损。”其是之谓与!言人之教戒,亦当须取我此义以教戒之言,若不知损益之道,但恃众、好兵、暴强、轻敌,必当摧辱、破败、覆军、屠城。便是失其死所,明矣!故曰:“强梁者不得其死。”夫治天下国度,祸之大者莫过于此。是以云:“吾将觉得教父。”身教戒之重者,亦莫过于此也。

臣真述曰:此言万物动出芸芸,无不反归于根。故曰:“反者,道之动。”夫常物之动,动之于动;唯道之动,动之于静。故曰:“反者,道之动。”反,犹复也。复其见六合之心乎!六合以静为心,以动为用,今反其动,是复其静也。故曰:“反者,道之动也。”是以,贤人慎其动,而常处有为,深达归根守静之义,乃能知常;能知常,然后能不妄作;能不妄作,故为之明。又“荏弱者,道之用。”言贤人必用荏弱之道,以胜天下刁悍之人也。又物,犹事也。凡天下之事皆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是以,贤人常处有为之事,归复于静,则万物皆得天然天生,不假云为行动,故曰:有生于无。

《天下之至柔章》第四十三

《不出户知天下章》第四十七

臣真述曰:夫唯道君广引六合神谷及万物之得一者,观其指归,皆在于戒侯王也。以用也。故若曰:六合无用,其清宁以自安乐,当须常恐有裂发之变也。神谷无用,其灵盈以自恃,当须常恐有歇竭之困也。万物无用其天生,以自悠长,当须常恐有绝灭之时也。侯王无用其贵高,以自强大,当须常恐有颠蹶之祸也。故曰:以贱为本也。非乎夫不自强大,则不争;不争,则兵战自息;兵战自息,则长保天禄矣!
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