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国母[第2页/共4页]
究竟证明不懂装懂的人是他,心存怨怼的也是他,他讽刺堂妹的那些话,而堂妹对此的答复,现在全变成了世人讽刺他的把柄。
“朕权力多少?”
又一桩朝政措置结束,圣元帝很有些意气风发的感受,正想让白福高唱罢朝,却见九黎族的众位亲王齐齐上前,哀告皇上立后。碍于他古怪出身,又因先帝对此子存了杀念,皇室宗亲对圣元帝的忠心远远及不上汉人。谁也没推测终究登上皇位的会是他,又遭到太后鼓励,不免有不臣之心,故而当年建国初期,九黎族十大贵姓中唯有盘姓送了女儿入宫,其他嫔妃皆出身卑贱,舍为弃子。
待堂下消停了,圣元帝扬声道,“诸位爱卿可另有事?无事便退朝吧。”
思忖间,圣元帝已缓慢把奏折看了一遍,想也不想就提起御笔写下艳红的“准奏”二字,并任命帝师为兰台令史,卖力组建编撰馆,调集天下文豪共襄盛事。
必然要让皇上尽快把奏折批复下来!必然要争夺一个著书之职!如许想着,众位文臣已是蠢蠢欲动。倘若朝会散去,动静传开,居住在燕京的鸿儒必会齐聚帝师府,为儒家宝典着力。这类事底子无需鼓励,只要皇上振臂一呼,天下文人必定群起呼应!
“您至高无上!”
“那你们擅作主张给朕挑这几个凡俗女子是何意义?看不起朕?”圣元帝抛弃名单,缓缓开口,“朕若要立后,必娶魏国面貌最斑斓,才调最出众,家世最清贵,德行最高洁的女子,旁的庸脂俗粉,不配入朕法眼!”
此中一座装潢豪奢的茶馆内正堆积着很多勋贵后辈,冷静埋头抄文。关文海也在此中,神采却不如旁人冲动,一阵白一阵青,扭曲得短长。关素衣是逆客店人的动静给了他当头棒喝,紧接着徐翁的著作遭到众位鸿儒批驳,并用实在的论据证明他的很多观点不过是本身揣测罢了,若拿来教诲学子,恐有误人后辈之嫌。
竟已上升到坏鼎祚的高度,谁敢出言辩驳?更何况皇上说的没错,皇后贤德不贤德,的确事关严峻,君不见夏、商、周……前朝,均因后宫乱政而亡,反观皇上的立后标准,实在合情公道。
圣元帝见二位泰山无动于衷,内心并不感到不测,却也免不了失落。和离的女子如何了?和离就不能再嫁?真是一群老胡涂!干脆话已经放出去,再有人给他后宫里塞女人,也得衡量衡量自个儿够不敷格。
关老爷子不明就里,只是略微有点担忧,关父却觉局势已去,有力挣扎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顺其天然了。所幸女儿固然不懂诡计,却擅用阳谋,若能居于凤位,或可制止最坏的了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