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章 国母[第3页/共4页]
圣元帝见二位泰山无动于衷,内心并不感到不测,却也免不了失落。和离的女子如何了?和离就不能再嫁?真是一群老胡涂!干脆话已经放出去,再有人给他后宫里塞女人,也得衡量衡量自个儿够不敷格。
毫无疑问,关文海就是被误导的学子之一。想起本身半月前拿去与世人传阅的策论,他就恨不得光阴倒回,把文稿一把火烧掉才好。他竟还大放厥词,直斥堂妹不懂装懂,学问粗陋,又言关父对他有隙才驳了他文章。
朝会停止时,文战还在持续,文榜四周的茶馆已是人满为患。巨擘们独占一座,学子们不敢入内叨扰,只能在四周盘桓。有的茶馆掌柜非常知机,既卖茶水又卖笔墨纸砚,买卖非常火爆。
关老爷子赶紧跪下请罪,复兴身时陛下已经走远。父子二人出了金銮殿,这才暴露凝重的神采。谁说和离就不能入宫?旁人忘了,他们可没忘,九黎族素有父死子继、兄终弟及的风俗,不但表示在权力更迭与家业传承上,还表示在婚配中。弟娶嫂、嫂嫁叔,乃至妻后母,各种怪诞之举颠末数百年的传承,已演变成伦常,正如中原人的三纲五常普通,都是公众共鸣。
圣元帝正愁不知该如何皋牢这些人才,帝师就给他出了一个绝妙的主张。只要公布檄文昭告天下,著书传世的诱.惑哪个文人抵挡得住?只要他们肯来,他就能把人留下!
“哎,这你就有所不知了。他看人不看才调,只看春秋,春秋大的学问就高,春秋小的学问就低,以是春秋偏小的学子他一概不平,必是要讽刺几句的。”
有人批关氏女脾气刚硬,失了贞静娴淑,但那是对浅显人而言。若让皇上来论,单她剖腹取子,令先太后得以正名这一点,就赚足了好感,旁人说几百几千句关蜜斯的坏处,在皇上内心她也是个好的。
此言一出,满朝皆寂。众位亲王故意辩驳,却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。他是魏国至高无上的存在,当然配得起魏国最优良的女子,如许说有甚么错?那四个前提亦是一国之母必备的品格,缺一不成。
皇上自小被族人丢弃,被狼群养大,助他打天下的军队大多是汉人军队,他对族人的豪情还剩多少?这一题目的答案谁也不敢深想。但看他大肆提携汉臣,着力打压不忠于他的九黎族勋贵,便可窥见一二。
关老爷子不明就里,只是略微有点担忧,关父却觉局势已去,有力挣扎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顺其天然了。所幸女儿固然不懂诡计,却擅用阳谋,若能居于凤位,或可制止最坏的了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