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|9.14[第7页/共8页]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四十八章
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:「我天然」。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﹔
夫物或行或随﹔或嘘或吹﹔
衣养万物而不为主。常无欲可名于小﹔
德者,同于德﹔失者,同于失。
是以贤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﹔
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
旷兮其若谷﹔
不得已而用之,澹泊为上。
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敷以取天下。
知常曰「明」。
不出户,知天下﹔不窥牖,见天道。
吉事尚左,丧事尚右。
长而不宰。是谓玄德。
毒虫不螫,猛兽不据,攫鸟不搏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五十八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三十章
是以贤人有为,故无败﹔
故能成其私。
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
「我有为,而民自化﹔
以邦观邦,以天下观天下。
雄师以后,必有凶年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六章
道隐知名。
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
道常知名。
有为而无不为。
夫何故。
公乃全,全乃天,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五章
其次,侮之。
不尚贤,使民不争
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
天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。
进道若退﹔
善数不消筹策﹔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,
孰能浊以静之徐清。
敦兮其若朴﹔
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
修之于家,其德乃余﹔
始制驰名,名亦既有,
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九章
为学日趋,为道日损。
人之所教,我亦教之。
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
大道废,有仁义﹔聪明出,有大伪﹔
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﹔
三十辐,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
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。
含「德」之厚,比于赤子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一章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四十四章
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厥后。
其在道也,曰:余食赘形。
渊兮,似万物之宗﹔湛兮,似或存。
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
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物壮则老,谓之不道,不道早已。
我无事,而民自富﹔
朝甚除,田甚芜,仓甚虚﹔
六合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﹔贤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