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》 1/1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
疏肝养血的文人雅韵[第2页/共3页]

案头的宣德炉飘着沉水香,烟缕在阳光里游走,将叶天士的眉峰染得若隐若现。他松开才女的手,提笔时笔尖在砚台里顿了顿——砚池里浸着半朵枯萎的辛夷花,是前日踏青时采的,现在与新磨的墨汁相融,竟成了深浅不一的紫灰色,好似肝郁血虚者舌面上的薄紫苔。

天士拓展:

清朝康熙年间的姑苏春日,总带着几分湿漉漉的诗意。绣竹轩的湘妃竹帘被东风掀起一角,暴露室内临窗的绣绷——素绢上半枝墨梅尚未绣完,针脚间落着几片鹅黄色的柴胡花,倒像是从绷架外的药圃里偷跑出去的春日精灵。叶天士握着面前才女的手腕,指尖触到的脉搏如琴弦轻颤,细弱中带着模糊的涩滞,好似她案头未干的诗稿,字里行间尽是"帘卷东风人独立"的寥寂。

才女的月红色衣袖滑至肘弯,腕间暴露的肌肤比绣绷上的素绢还要惨白,却在胁肋处笼着层薄红,如同初春的桃花被细雨浸得透了。"自去岁霜降后,月事便错后旬余,"她轻声感喟,指尖无认识地绞着帕子,帕角上绣的并蒂莲已被揉得变形,"每至傍晚,胁下便胀闷如塞,连琴弦都按不响了。"

"肝为刚脏,体阴而用阳,"他对着虚空喃喃自语,目光落在窗外随风摆动的柴胡花枝,"此女情怀烦闷,木失条达,累及营血暗耗,须得疏肝而不伤阴,养血而不壅滞。"俄然想起《妇人良方》里的清闲散,但总觉原方稍显刚燥,如何能符合江南女仔细致的体质?

2、脉案春秋:

"本日胁下可还胀闷?"叶天士看着她渐有赤色的唇色问道。才女低头抚弄袖中暖炉,炉盖上的缠枝莲纹与窗外的柴胡花枝相映成趣:"昨日午后竟睡着了半个时候,梦里见满庭柴胡着花,有胡蝶停在茎上,翅膀忽的变成了罗帕。"她说着,眼角微弯,竟暴露病愈后的第一丝笑靥,像柴胡花在晨露中初绽。

丹方里的文人雅韵

3、醋香盈袖:

叶天士的目光掠过她鬓角的碎发,那边沾着片藐小的柴胡花瓣——定是方才穿过药圃时,被风送来的。药圃里的柴胡正值盛花期,细碎的黄花聚成伞状花序,在篱笆边悄悄摇摆,茎秆虽细却柔韧,每一片羽状复叶都透着股清劲,恰如面前才女被愁绪缠绕却仍坚固的气韵。他俄然想起客岁在枫桥夜泊,见渔妇用柴胡嫩苗煮茶,碧绿的茶汤上浮着星星黄花,那妇人说:"家中小娘子读书多了,常觉胸口发闷,这茶喝着,倒像有人悄悄扒开了内心的云。"
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