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》 1/1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
茶篓里的湿痒痕[第1页/共17页]

晌午的药园浸在淡金色的阳光里,蒲公英的绒毛球在青石板小径上投下细碎的银斑,像被揉碎的月光撒在腐叶土间。阿林蹲下身,指尖刚触到绒毛,那些轻巧的冠毛便乘着轻风升起,在他掌心留下极细的痒感,恍若草木在偷偷通报谷雨的私语。“师父,为甚么谷雨的公英特别能止痒?”他昂首望向正在晾晒白鲜皮的叶承天,鼻尖漫着蒲公英的苦香,混着远处茶园飘来的炒青气味。

“白鲜皮透皮腠”,“透”字的走之底化作白鲜皮的菱形裂纹,边沿的羊膻味混着墨香,在纸页上构成无形的药雾。案头的白鲜皮饮片蜷曲如采茶女腰间的血痕,裂纹深处的蜡质层在晨光中泛着微光,与她病愈后皮肤的光芒交相辉映。叶承天俄然望向窗外,药园里的白鲜皮正伸展根皮,裂纹的走向与医案中“皮腠”二字的笔划堆叠,构成“透邪外出”的立体图景。

叶承天搁笔点窜医案时,松脂灯的光晕正爬上西墙的《本草拾遗》抄本,砚中松烟墨混着公英的乳香,在宣纸上洇出浅淡的水痕。写到“公英清湿”时,窗外的公英幼苗个人轻颤,绒球上的露水滚落,在窗纸上投下的影子,刚好落在“诸痛痒疮”的“疮”字旁——那滴从公英根挤出的虎魄色汁液,现在正沿着砚台边沿缓缓渗入,在纸纹间构成近似人体经络的头绪。

案头的炒薏米在沙锅里“滋滋”作响,谷雨前用麸皮炒制的薏米呈浅金色,麸皮的焦香混着米仁的清润,竟与茶园炒青的爆响声构成奇妙共振。“麸皮属土,薏米得水,”叶承天用木勺翻动薏米,“炒制时要像揉捻茶叶般顺时针旋动,”薏米在锅中划出的弧线,恰合脾经的走向,“麸火逼出薏米的寒湿,就像茶农在梅雨季给茶园铺晒谷壳,祛湿而不伤脾。”

药园里,新抽的公英在老茶树荫下伸展,茎秆的中空对着三焦经走向,叶片的锯齿指向她曾经瘙痒的位置;风化土茯苓的菌丝正沿着老茶树根伸展,与她体内脾经的气血活动构成奥妙的同频。叶承天望着药罐中蒸腾的雾气在槐树枝叶间聚成“通”字,俄然想起《淮南子》“万物皆禀气而生”的记录——这株吸饱谷雨的公英、埋在茶树根的土茯苓、承接百谷的雨水,原是六合在骨气瓜代时,递给世人清利湿热的钥匙,而醋炙柴胡的那抹酸,恰是翻开这把锁的巧劲。

“叶大夫……”她的嗓音混着炒青的涩味,指尖无认识地抠抓血海穴,指甲缝里还嵌着茶树下的红壤,“打从腐败后蹲在茶园里,露水顺着布鞋渗进趾缝,”她抬起脚,草鞋内侧的麻线吸饱了水,在脚踝处印出网状红痕,“夜里痒得狠了,能把小腿挠出血道子,跟揉捻茶叶时手上磨的泡似的……”说话间,腕间的银镯滑到肘弯,暴露内侧被抓破的皮肤,渗着淡黄色的构造液,混着茶篓里飘出的青雾,竟带着股淡淡的发酵气味。

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