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》 1/1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
茶篓里的湿痒痕[第3页/共17页]

“着花前的公英承少阳火气。”叶承天蹲下身,指尖捏住一朵未开的花苞,青绿色的总苞紧紧包裹着黄色花冠,像支蓄势待发的箭矢,“你看这茎,”他轻弹挺直的茎秆,收回清脆的“当啷”声,“中空处泛着青金色,汁液浓稠如蜜,”折断时乳红色液体迅猛排泄,在阳光下凝成短粗的珠链,“就像茶农炒青时的高温达成,这阶段的公英专破热毒壅结,”他将汁液点在阿林掌心的红痣上,清冷感刹时穿透皮肤,“疔疮红肿如茶芽焖黄,需用这‘带火的箭’——茎直则气锐,汁浓则力雄。”

谷雨前两日的云台山浸在青灰色的雾霭里,老茶树上的新芽沾着未曦的露水,像被揉碎的翡翠撒在枝头。医馆木门“吱呀”推开时,竹篓边沿的水珠先一步跌进砖缝,紧接着挤出去的采茶女带着满袖的茶青气,裤脚卷至膝盖,暴露的小腿上爬满红肿的湿疹,密如谷雨时节疯长的蒲公英,疱壁薄得能瞥见底下的淡红血丝,好似新茶芽苞被晨露泡胀的模样。

“三者合治,如水沟畅达,湿毒自消”,“通”字的竖画化作公英茎秆的中空,横折钩则是土茯苓瘤状突的弧线,整字如陶罐中煮沸的药汤,气泡顺着三焦经的走向上升。他俄然想起煎药时,公英的绒毛浮于水面,土茯苓的粉质沉于罐底,白鲜皮的裂纹在中间伸展,恰如湿热从表、中、里分消的妙象。

医案翻到末页,公英泥敷脐的记录旁,他特地绘了株盛开的蒲公英——绒毛球的五角星影与人体湿疹区的表面一一对应,吸湿孔的汁液化作点点星光,恰是采茶女梦境中带走湿热的“小伞”。阿林清算药柜的响动从暗处传来,陶瓮开启时溢出的土茯苓香,与公英的苦辛缠绕上升,在“湿去热孤”四字上方聚成小小的云团,“让药气融入采茶的平常,”他笔尖轻点云团,“才是孙真人‘天人合一’的真意。”

阿林俄然想起案头的医案:着花前公英的药方多配黄连、金银花,笔迹浓墨重彩如工笔划;结绒球公英的药方常配土茯苓、薏米,笔迹淡墨轻染如水墨画。“就像您给采茶女用的结绒球公英,”他指着右边公英茎秆上的绒毛,“绒毛多则利湿力强,”茎秆的弧度与采茶女哈腰采茶的曲线分歧,“伞状的冠毛,是不是对应湿疹的泛发部位?”
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