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

点击功能呼出

下一页

A-
默认
A+
护眼
默认
日间
夜间
上下滑动
左右翻页
上下翻页
《腾讯传1998-2016: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》 1/1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
第1章 前言: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[第3页/共14页]

在调研和创作的过程中,我一向被三个题目所缠绕:

腾讯是最早获得风险投资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,但是,一向到2011年以后,才真正构成了本身的投资气势。马化腾和刘炽平将腾讯的开放才气定义为流量和本钱,将前者的上风和计谋假想,转化并放大为后者的动力。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大、最激进的计谋型投资者之一。

——大卫·柯克帕特里克(美国财经作家)

——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有甚么异同?前者的繁华是一次耐久的跟随之旅,还是有本身的东体例保存之道?

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幻灭,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全数都是美国式的仿造品,消息流派、邮箱、搜刮,包含立即通信东西,无一例外。腾讯在很长一段时候不被业界看好,很大的启事在于,它的仿效工具——由以色列人开辟、厥后被美国在线(AOL)收买的ICQ向来没有实现过红利,乃至一向到我写作此书的时候,也没有别的一款立即通信产品找到了好的赢利体例。以是,马化腾必须做对一些事情,此中很多是美国人没有做过的。

与美国完整分歧的是,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被引入中国的时候,这个国度正在变成一个世俗的贸易社会。正如一名暮年非常活泼的批评家洪波所察看到的,中国互联网没有颠末初期的非贸易阶段,一开端它就是一个本钱的舞台,以是互联网本身的民主性、非中间性,在中国向来都没有被遍及存眷过。

中国迄今仍然是一个非典范的当代国度,当局掌控着近乎无穷的资本,庞大的国有本钱个人占有在财产的上游并参与政策的制定。互联网是罕见的阳光财产,因窜改的快速和资本的不肯定性,国有本钱迄今没有找到对其停止有效节制和获得把持好处的途径。互联网为这个国度带来了料想以外的贸易进步和社会空间开放,同时也正在形成新的混乱和遭受更具技能性的管束。这明显是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,博弈正在停止,没有人猜获得它的结局。

第七种兵器:专注创业初心。

这是2011年11月的傍晚,我与马化腾站在深圳威尼斯旅店的门口,临别离前,他教我下载微信,并用“摇一摇”的服从“互粉”。此时,腾讯与奇虎360的那场闻名的战役方才灰尘落定,而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正为争夺用户打得不成开交。马化腾奉告我,微信是腾讯新上线的一个产品,已经有3000多万的用户,并且每天新增20万。“因为有微信,以是,微博的战役已经结束了。”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,腔调降落,不容置疑。

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
温馨提示:
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?
立即播放当前章节?
确定
确定
取消
pre
play
next
close
返回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