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[第5页/共7页]
方国珍为甚么又搞第三次反动?事情需从黄河提及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,但倒是位歇斯底里的母亲。“三年两决口,百年一改道”是这位母亲大人的脾气特性。从周定王五年(公元前602年)到1938年蒋介石先生为了反对日本而在花圃口决堤放水的2540年中,有记录的决口众多年份有543年,决堤次数达1590余次,主河道经历了五次大改道和迁徙。洪灾涉及范围北达天津,南抵江淮,包含冀、鲁、豫、皖、苏五省的黄淮海平原,纵横25万平方千米。到了元王朝,黄河母亲更是抽风,终元一朝,它冲出牢固航道就达200余次,无数苍存亡在它那黄黄的泥浆里。
泰不华主动请缨,发誓要把方国珍砍成数段,扔到海里喂王八。中心当局同意让他担负剿匪总司令,但分歧意他把方国珍砍成数段喂王八的打算,同时给出了对于方国珍的宝贝:招安。
作为知识分子,特别是一个有任务心的知识分子,泰不华没法不平从中心当局的定见,以是那次誓师大会,部下的军官看到他神情愁闷,内心就蒙上了一层暗影。
我冷静地没有话用来答复。返来思虑这卖柑人的话,(感觉他)是像东方朔那样滑稽多讽、机灵善辩的人。莫非他是对人间险恶征象激愤悔恨之人,因此借托柑桔用来讽刺吗?
元当局对黄河是手忙脚乱,1351年,元当局宰相脱脱和扶植部(工部)官员贾鲁肯定了两个计划搞定黄河,第一个计划是加固北面的堤坝,这是堵;第二个计划是一边加固河堤一边疏浚河道,以达到将黄河引回故道的目标。脱脱以为要治本,以是采纳第二个计划。
高则诚的解释是:“任何人谈反动都没有题目,但你不能打搅我的糊口。你打搅了我的糊口,我就反反动。”
不过有人反对。因为当时天下如同喷发前的火山,第二个计划是必必要征集百姓为当局做任务劳动,没有人情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