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令人心想事成的月光宝盒(1)[第2页/共6页]
临济义玄
第五部分,是佛法的菩萨乘(大乘)的修行法门:四弘誓愿,四无量心,四摄六度。
舍利弗!色空故,无恼坏相;受空故,无受相;想空故,无知相;行空故,无作相;识空故,无觉相。何故故?舍利弗!非色异空,非空异色;色便是空,空便是色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如是。
12.六识,别离是:“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认识”。
24.菩萨道,就是菩萨乘,又称“菩萨行”。首要内容包含:四弘誓愿、四无量心和四摄六度。
25.摩诃般若波罗蜜,就是统统波罗蜜的总称。“摩诃”也是梵文音译,凡是的解释就是“大”的意义。也就是说,般若波罗蜜同时具有了六度波罗蜜的全数内容,以是更多时候就伶仃列出来,别称为“摩诃般若波罗蜜”,也就是“大般若波罗蜜”,简称“大般若”。
29.咒,又称“真言”,梵文为“陀罗尼”。“大明咒,大神咒,无上咒,无等等咒”的意义,是描述般若波罗蜜咒的奇异殊胜无可对比。30.般若波罗蜜咒,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时所持诵的咒语。具有奇异非常的奥妙甚深义,奇妙无穷而没法讲解的。原文粗心为:尽力尽力,快快尽力,大师齐尽力,速到此岸去。
1.宇宙人生的本相明白
揭谛揭谛,般罗揭谛,般罗僧揭谛,菩提僧莎诃!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终但是,有次我在偶然中,对比了《心经》的梵文歌曲,发明玄奘法师的这个版本并非原汗原味的翻译,好象此中遗漏了一些甚么。厥后找到另一名佛经汉译大师鸠摩罗什的《心经》版本,一下子就明白遗漏的是甚么了。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《心经》,全称为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》,全文以下:
9.五蕴,别离是:“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”。简朴地说,蕴是堆积的意义,五蕴就是构成我人色身与心识的五种类别。也就是说,色蕴是指各种可见的物质征象。受蕴是指各种感官感受。想蕴是指各种思惟设想。行蕴是指各种意志行动。识蕴是指各种知觉认识。
《心经》固然只稀有百字,却涵括了佛法里的底子教义、根基法理和核心内容:观安闲、菩萨、照见、五蕴、空、度、苦、六根、六尘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十二人缘、四谛、八圣道、无智、无得、无所得、六度波罗蜜、菩萨道、倒置、涅槃、三世诸佛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。阐发起来,统共有七个部分和三十个佛教术语的详细内容,分述以下: